双喜暗号新年伊始,自动驾驶行业迎来了一系列重要进展。就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(CES2025)上,英伟达与丰田等巨头携手,宣告将一同开发下一代智能汽车,这些汽车将具备前所未有的安全与先进驾驶辅助功能。同时,索尼与本田合资推出的首款电动车Afeela也将搭载AI自动驾驶系统,展示两者的创新成果。
根据多家研究机构的预测,到2025年,中国市场的自动驾驶普及将加速,预计搭载自动导航辅助驾驶(NOA)技术的乘用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。先进技术的普及再加上成本的下降,市场正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。例如,理想汽车、小米汽车、华为和赛力斯等企业纷纷推出自动驾驶发展计划,展现出强烈的市场信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北京市刚刚通过的《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》将于2025年实施,为自动驾驶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。条例将解决目前自动驾驶创新活动中存在的瓶颈问题,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的推广打下基础。
与此形成对比的还有武汉市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法规,表明国内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政策支持正在全面铺开。研究指出,汽车的自动化分为L0至L5共六个等级,其中L3级意味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能够自主完成驾驶任务,无需驾驶员干预,预计相关认证将在2025年发布,开启新一轮的行业洗牌。
主流汽车厂商也纷纷对2025年提出了野心勃勃的计划。理想汽车表示有望在2025年实现L3级智能驾驶,致力于推出全场景一体化产品;小米则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入超过60亿元,以实现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;而华为也积极推进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,计划与多个车企合作,推动在2025年实现商业化落地。
根据行业分析,2025年将是自动驾驶的“决胜年”,在激光雷达等关键技术的推动下,制造成本将显著下降,进而加速智能汽车的普及。禾赛科技计划在2025年将激光雷达价格降低一半,使高阶智驾技术更加亲民。
目前,智能驾驶产业链企业已经潜伏于一个即将爆发的新时代。许多企业正在寻求上市,大量资金涌入智能汽车领域。特斯拉也准备在2025年推出其完全自动驾驶(FSD)系统,从而引领整个行业的变革。值得关注的是,特斯拉的落地将如何影响其他企业的市场策略。
总的来说,展望2025年,中国的自动驾驶行业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变革,企业、政策和技术都在朝着更加安全、智能的方向迈进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
|